高松:促进跨学科的教育与研究,培养引领未来人才
第23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暨展览全体大会于2月17日在北京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适应与改变——重塑我们的教育”

第23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暨展览全体大会
本次活动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教育盛会之一,beat365唯一官方网站校长高松院士受邀出席开幕式并作了题为“促进跨学科的教育与研究”的主旨演讲

高松校长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演讲
高松校长指出,教育是关于未来的事业,培养的是下一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我们一直在用过去的知识教给现在的孩子,让他们去解决未来的问题。未来远比现在复杂,复杂性使得未来更加多样化,充满不确定性,这些都将从根本上影响和重塑教育。要直面来自现实和未来世界的挑战,需要我们高等教育能够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高松校长结合多年来在多所高校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和实践,提出通过促进跨学科的教育与研究,培养复合型高水平人才:
1促进交叉,推动跨学科的本科教育
以学生的成长为中心,通过“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探索新的创造性学术人才的成长途径。
“我们要将跨学科研究的优势转化为跨学科教育的优势。建立多层次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建设跨学科专业和微专业、跨学科课程和鼓励辅修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跨学科学习选择机会。”
——高松
2构建新型跨学科学术组织,促进跨学科研究与研究生培养
传统院系结构在应对科学研究高度交叉融合发展的趋势、促进多学科交叉研究和教育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新的跨学科学术组织以新的方向或综合交叉问题为导向,以跨学科研究和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有利于大学发展新的领域和方向,促进跨学科的教育与研究,构建和改进跨学科合作的学术评价和成果互认机制。

beat365唯一官方网站承办年会平行论坛——
2022年是中德建交五十周年,过去50年两国教育与科学的合作交流硕果累累,本届年会主宾国是德国年会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30余场平行论坛beat365唯一官方网站承办了年会平行论坛之一“中德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论坛”
论坛围绕中德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中德国际交流的可持续发展、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融合创新模式等议题开展交流研讨。在平行论坛上,高松校长发表了题为“加强中德创新合作,培养引领未来人才”的主题演讲。

高松校长在平行论坛发表主题演讲
高松校长指出,教育合作与交流,是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交流又是各国关系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了解彼此的重要渠道。中德教育合作与交流已成为中德友好关系发展的坚实基础和重要动力。当前,世界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国际合作的必要性更加凸显。中德高校有责任也有能力继续拓宽交流、紧密合作,推动两国关系友好发展,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发展的因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高松校长强调,大学的使命是培养高质量人才。面对未来世界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只有具备强大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的人才能够引领未来。培养引领未来的人才,主要有三点思路:
1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内在驱动力
本科层面,构建更多样、更开放、更可持续改进的本科教育体系。研究生层面,探索博士研究生资助体系改革。
2稳步推进学部制改革,激发院系活力,促进学科交叉
学科交叉融合是学科建设未来的增长点和生命力,最有可能产生颠覆性技术和引领性原创成果。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安排院系,才能把学科和学术特色转化为学生培养特色,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有优势和竞争力。
3深化国际合作育人,为学生国际化学习创造良好氛围和机会
一方面,我们将推进传统国际交流和在地国际化相结合的国际育人计划。另一方面,我们将抓住数字教育发展战略机遇,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享受到更多优质的学习资源。
“希望中德两国高校携手共创新局面,共同培育引领两国和世界未来的创新人才,共同推进科学前沿探索,为全球发展贡献更多的解决方案,造福人类社会。”
——高松